顯示具有 行為異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行為異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受拘禁的動物


昨天在臉書看到一則東森新聞的影片,一隻名為Alex的德國牧羊犬,從小就被飼主栓在後院。飼主說牠經常對人吠叫,大家都很害怕,希望動物收容所能帶走牠。剛開始的確對收容所人員有敵意及具攻擊現象,但牠在25分鐘之後卻變得不一樣了。(上面是影片原始來源)


Alex is a great, and all too common, example of what can happen when a dog lives its life chained to a fence. 
YOUTUBE影片內容說明,Alex是拴鍊犬隻裡常見且很好的例子。

由 Madeline Shannon 於去年5月寫的一篇文章『4 Reasons You Should Never Keep a Dog on a Tether or Chain』。在第一點就提到,拴鍊狗兒將使牠們變得有領域性與攻擊性,美國人道協會就指出,狗是天生的社交族群。把狗鍊在某個地方,狗將遭受巨大的心理傷害。持續不斷鍊養,一隻友善且溫順的狗也會變得神經質、憂傷、焦慮、具有攻擊性。而眾多鍊養狗的救援案例中,一旦拿掉束縛,這些攻擊傾向也隨之消失。說明了狗兒不是天生就具有攻擊性,牠們只是對當下的環境做出回應。(Alex的例子不就完全呼應了這段話嗎)

另外美國人道協會則有一篇文章在說明『被鍊犬隻或拴繩犬隻的常見問題 Chaining and Tethering Dog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其中有個問題是被鍊的犬隻對人類構成何等威脅?

狗兒在有威脅靠近時卻無法撤退,牠們會根據戰或逃的本能反應。當被綁住無法逃離,牠就只好採取戰鬥並攻擊進入領域的陌生動物或人。戰或逃 Fight or flight 在去年底Turid阿嬤系列的最後一堂恐懼犬裡有提到,交感神經負責ANS中 Fight or flight 反應,由美國懷特·坎農 Walter Cannon 教授所提出的理論。這又跟壓力有關了,請見由身體機制看壓力 ()()

以上也只談論到大家所害怕的攻擊行為而已,其他還包括:鍊子易纏結而造成生理傷害或死亡、易受其他動物昆蟲或自然災害攻擊、鍊養的動物較少得到關愛與照護...等。

在動物福利越來越受重視的現在,長期關籠或鍊養在台灣動保法不算違法,但其實這些已經算是非人道飼養的行為了。Taiwan SPCA也有一篇宣導訊息。希望之後透過宣導能提升台灣飼主對於飼養寵物的正確觀念,除了照顧生理上的需求之外,心理與行為上能更加注意,法律條文上修正更多細節。
前兩篇鍊養犬隻的文章將於動平會網站分享。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恐懼犬回顧 - 聲響篇

Doggie Drawings by Lili Chin


隨著今天跨年倒數,緊接在後的是農曆新年,鞭炮噪音與人聲鼎沸的狀況來到最高點,還好今年底我們就安排了恐懼犬主題,讓擔心的朋友們尋得一絲曙光。由理解恐懼犬的世界開始,再到面臨害怕(面臨壓力)時生理的反應,最最重要的是後面的解決方式及問與答,不知12月的練習如何呢?大家是否都進步了一點?如果今年恐懼還未得到良好的緩解,那麼我們就盡力讓程度降低,輔助牠們朝著明年更進步的方向前進吧!

回顧講座裡的方法:

1. 降低壓力源(聲響)的程度
逢年過節的外在環境是否適合您的狗兒呢?如果超過能負荷的壓力,那還是選擇待在熟悉的家中減輕焦慮,或者有更安靜且讓牠安心的地方。
運用氣密窗、隔音設備或關緊門窗來減少音量強度,平常播些能讓狗兒鎮定的音樂。例如Through a dog’s ear & Relax My Dog & 古典樂…等。

2. 提供安全的避難所
狗兒在害怕時喜歡找地方躲起來或挨著群體,提前準備一個牠安心的小窩,蓋上布隔絕聲響與光線,或是維持牠先前躲藏之地的安全性,切勿在緊張害怕時拖牠出來或做其他加深恐懼的動作。

3. 安撫的方式
Q&A裡有位小姐描述了狗兒對窗外吠叫,並且會出聲說話安撫並摸摸牠。Polo拔說我們常常使用聲音來表達,但聲音裡帶著太多情緒以及高低起伏,這時反而希望我們也冷靜並禁聲,使用手勢或其他安撫方式。如果牠們願意停靠在人類身邊,就靜靜地陪伴,做些TTouch或以手掌心順著吻部、耳朵到頸部輕撫。

4. 輔助工具
Happy Hoodie 快樂頭巾
Thundershirt 安定背心
TTouch Wrap TTouch繃帶 
ADAPTIL 犬用費洛蒙
抗焦慮藥物

5. 系統化減敏

以上方式有助於您協助狗兒減輕聲響帶來的不適,輔助工具與系統化減敏或任何行為改變的不確定,請尋求正向訓練師,藥物部份請咨詢獸醫師,TTouch請期待2016年課程安排或找TTouch療癒師體驗

Polo拔補充說明:
害怕到躲起來、發抖的狗兒需要幫助,因為害怕而吠叫的狗兒也同樣需要幫助。處罰或制止行為只會讓狗兒感到恐懼及無助。制止行為的出發點源自於停止讓自己無法接受的事物(例如吠叫),但適當的做法可以幫助狗兒安心,也同樣可以讓狗兒減少或停止吠叫。
害怕/恐懼是核心情緒之一,它不會與開心的情緒同時產生。害怕不會因為安撫而更加害怕,重要的是去了解狗兒需要什麼幫助,不要做出令狗兒更害怕的事。陪伴與等待通常是好的選擇(對人來說也是),平靜的做法讓副交感神經得以運作,穩定情緒。人常常做的太多為了讓狗兒不害怕,但有時只會讓狗兒轉移注意力而很忙、很累,通常也伴隨著更多的壓力,也無法學習。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高雄朋友 Kuro 與 Odi 家的分享

這是一個 Odi 不敢踩踏某區域地板的故事,到底為什麼 Odi 不想踏那區的地板呢?
 
小編很喜歡 Wenli 得到的結論。
另外大家可以看一下Debby與Vicki老師面對Odi狀況時的處理方式唷!

以下就來讓我們看飼主Wenli Tsai如何描述故事吧!

上次帶Odi去TTouch個別諮詢的時候,歐胖原本已經走進上課的隔間,走個幾步又跑回玄關的地方,玄關跟上課的地方地板材質不同。

我將他抱進上課的隔間之後,歐胖一直不敢動,應該是緊張的關係。放鬆之後,走路也是壓低身體的走,跟平時走在會滑的地板姿勢有點像,但教室的地板是防滑磁磚,當時Debby老師推測是因為地板滑,我們都同意這個說法。後來舖了巧拼,歐胖就堅持只走有巧拼的地方 (更加確定是因為地板的關係)

要回家的時候,依照歐胖的個性應該是很開心的立刻跑到門口,但他卻站在巧拼上不動,眼睛緊盯著門口再看看地板,Vicki老師很貼心的幫歐胖舖了一條巧拼路到玄關的地方,歐胖看路鋪好了,立刻飛奔到門口。

事後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歐胖會那麼不想踩教室的地板,真的是因為會滑的關係嗎!? 可是明明玄關的地板比較滑,歐胖在那裡就走的很好,反而教室的防滑地板就不願意走.........怪怪

這個疑問直到我前幾天帶kuro去獸醫院打預防針的時候,終於解開了。原來 "教室地板的觸感跟獸醫院地板的觸感是一樣的",歐胖可能把那種觸感跟獸醫院聯想在一起了=.=

結論

事出必有因老師只能按照常理提供可能的原因而飼主是唯一每天跟毛孩朝夕相處的人,只要養成隨時觀察毛孩的習慣,要找出毛孩行為異常的原因,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