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吐蕊阿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吐蕊阿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由身體機制看壓力 (下)

上一篇我們談到身體面對壓力時所引發的一連串反應,從整體的HPA軸再細分到腎上腺體相關荷爾蒙,以及受它影響的學習記憶區 - 海馬迴與杏仁核。

身體機制一再說明了長期處於壓力情況,健康甚至學習能力都將變差。所以2015年哈囉!安柏希 Hello Mr. Empathy從最基本的生活壓力談起,延伸至其他行為問題與生活安排。這也是為什麼講師Polo拔在談論每個主題時都會強調壓力與行為本身的關聯,以及解決壓力該從最原始的本能與需求看起。

說到原始的本能與需求,動物福利文章 Industrial farming is one of the worst crimes in history 裡提到,動物的天性與本能慾望在很古老世代就形成。這些天性與本能受演化所影響,它們不會因為現下條件就改變或立即消失,而是持續造成動物的主觀感受。例如:群居的哺乳類動物透過玩樂互動學會必要的社交技能,幼兒與母親有著強大的連結...等。對馴養動物而言,我們常忽視牠們的主觀需要,這些需求如果未得到滿足則會使牠們極度痛苦。


上圖為講座裡頻頻現身的投影片,Polo拔曾經依照投影片裡的每個部份為大家講解。這讓我們不再只是陷於行為問題產生的結果,而是去理解其產生的原因。從根本去引導與改善,並非單純制止行為的發生。

回到身體機制看壓力,接下來就從運動需求與心智刺激裡的嗅聞來跟心跳速率做個比較。影片中第一個動作Fetch,是一般飼主常做的運動或遊戲 - 你丟我撿(取回獵物)。第二個動作為Nosework,是心智刺激的項目,讓狗兒運用鼻子做嗅聞遊戲。



它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當狗兒在做平靜探索與嗅聞時,心跳速率是降低的。反之,常讓我們以為可以消耗精力的遊戲反而使心跳加快。這就是為什麼Turid阿嬤不建議你丟我撿這個遊戲,長期反覆的你丟我撿不但沒有滿足狗兒需求(追到獵物並享用獵物),卻不斷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使身體機制處在心跳速率高升的狀態。另一個Turid阿嬤推薦的心智遊戲,不僅有效降低腎上腺素與心跳速率,使身體不再遭受壓力反應,還刺激大腦與心智,增加學習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附註、影片的Pulse Project也做了手勢(講座中有示範)與心跳速率的關聯。


狗兒的動態視力很發達,天生留意與觀察周遭的能力佳。當飼主要起身或離開時可以對狗兒做出手勢,示意沒什麼大事發生,不須過於緊張而過度反應。

看似狗兒對飼主離開無特別反應,實則心跳已經明顯道出一切。無手勢離開時,心跳上升幅度較大;有手勢離開時,心跳上升幅度較小或降低。而黃金獵犬的家長做出的手勢比前一例子更為自然。如有手勢運用的疑問,請詢問講師Polo拔。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重新思考 Rethinking


昨天有場由Hope For Paws Project主辦的講座,邀請丹麥訓練師Vibeke Sch. Reese來台演講,主題為「洞悉狗狗肢體語言與傳達 Canine Body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Masterclass」。

Vibeke曾在奧爾堡動物園工作4年,主要擔任獅子等大型肉食動物的飼育員,婚後赴美獨自研究狼群,並於瑞典、挪威等地教授狼行為學。Vibeke亦是KPA訓練師,是Polo拔的KPA同班同學。以上Vibeke的簡介摘錄板鼻麻的翻譯

經由板鼻麻的講座心得分享,興起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心得文裡提到一篇有關狼群運用眼神交換意見並下決定的編譯文,還有各10隻狼與狗分別面對問題時的反應的實驗。不僅有趣又能加深我們重新思考的角度。
Reese在講座上一直強調,要獲得他人的尊重,應先尊重他人,面對人類如此,面對狗亦然。講座中播放了兩部影片,顯示出當訓練者越尊重狗的肢體語言,那隻狗也變得更願意嘗試、更主動去尋找解決方法。
Vibeke這段話也是創立 哈囉!安柏希 Hello Mr. Empathy 的初衷,為什麼專頁資訊的詳細說明會提到開始有訓練師跟國外講師帶來新的思維,而這所謂的新思維與目前台灣對於動物行為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太相同。

以吐蕊阿嬤Tuird為例,剛接觸Tuird Rugaas到開辦講座以來,陸續都會從中接收到一些聽眾的回饋,包括阿嬤講座上的、南部兩區講座的。不乏覺得新穎需要時間消化、認同並進一步落實運用,或是無法吸收思考、想立即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以下取幾個很常出現的反應:
  • 散步給狗選擇權?台灣狹小擁擠處處都是危險,只有在挪威地大自然之地才有可能辦到。
  • 總是一直重複同樣的內容、觀念,上一次課就會了。
  • 可以給我立即解決問題的方法嗎?給我解決方法就好了。
  • 不下指令、不聽話怎麼叫訓練?


坊間很多訓犬廣告標榜可以讓狗兒服服貼貼,利用訓練手法跟技巧改變行為。試想想,當行為調整成我們預訂的模樣之後,問題真的解決了嗎?沒有什麼遺失或不同了?有太多例子是犬類過於服從而忘了自立的能力、少了天生的性情。益智玩具調整難度後只會眼巴巴望著你?路上遇見新事物不好奇上前探索,而是轉而用眼神與等待尋求你?上面的常見反應很值得花時間想一想呢!

大部份的處理或訓練方式都是只面對行為問題本身,大都只能治標(改變行為)無法治本(解決壓力來源)。新的思維用它的方式不斷撞擊你的大腦,也用它的方式在提醒大家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模式。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與狗爭老大?



9/13 參加了狗兒的氣味王國嗅覺講座,這次由講師安莉‧范 Anne Lill Kvam主講。

*講師簡介請至人物介紹區查看
*圖:運用狗兒與生俱來的本能創造有趣的活動吧!



從狗兒的五感 (視、聽、嗅、味和觸覺) 慢慢談到嗅覺遊戲的創造、進階的氣味追蹤、環境豐富化...等,當然中間一定會穿插不可或缺的基本觀念。雖然說是基本觀念,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或是陷在迷思裡。

很有感觸內容為其中兩段,提到寵壞狗兒老大論
講師講了一個小故事。
我買了一個不便宜的涼墊想給我的小柴犬降溫,結果小柴犬反而不理涼墊去睡其他看起來可能更熱的地方。
一般人面對這個故事可能會小怨懟一下,買了那麼貴的東西結果小狗有違我們的好意了,或是規定牠們一定要在上面,甚至有些人開始覺得是否寵壞牠了實際上給予選擇權這件事處處都在發生,生活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故事在提醒著我們。
而講師也提到:散步的時候讓牠們選擇想去的地方,盡情探索環境。狗兒要有很多玩具可以供牠自己選擇。
針對睡眠則是:
狗兒會換多處地點睡覺,也喜歡在有高度的地方睡覺,這樣方便留意周遭動靜。
牠們更是社交性睡眠,會希望與其他生物同處一個空間睡覺。
Turid 2011年講座中提到 - 人們因為不了解而感到恐懼或生氣,因此才想去控制牠們的行為。

人類似乎習慣支配一切,打開手放掉掌控權會覺得不安,也老是以地位來看待人犬關係,以至於坊間流傳與狗兒一起睡覺會讓主人地位變低的論點。

對此Anne說了一段非常簡單的話語,簡單到打破了老生常談、爭論不休的地位說及老大說。
你/妳 圈養了牠
你/妳 扣上了牽繩
你/妳 決定了有關牠的一切,何時吃飯、何時散步
牠如何被寵壞?牠又如何當老大?
多麼一語破的、發人深省的一席話。把上對下"地位"的意義去除,改用"了解"而非"聽話"的與牠們相處,那麼想控制的程度還會剩下多少?Polo拔曾經詢問過Turid這類問題,吐蕊阿嬷回答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控制牠們,我喜歡觀察牠們"

當然還有更多細節與歷史可以探討,想深入了解就到Vicki老師的專欄觀看吧!Vicki老師專欄 - 談及地位與老大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