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從海鸚文章學習

「Atlantic Puffin」的圖片搜尋結果
留意周遭,往往有好多很棒的學習資源呢!今天看到朋友分享的這則文章,又認識了一個物種,可愛的海鸚很適合做成圖卡給小朋友學習唷~
 
文章主軸是鳥類復育與保護專家克雷斯(Steve Kress)復育海鸚的故事。如果仔細閱讀與思考,您一定可以從中發現,文章裡不只可以認識海鸚這個物種,還能讓我們看到其它面向。
 
觀察與了解就是親近最好的第一步
其實這跟哈囉!安柏希之前發的文章理念相同,要接近一個物種,你必須先了解他。也許有人會認為:「克雷斯是鳥類復育與保護專家,會那麼了解海鸚是正常的,普通人哪知道啊」,但這跟我們想與新朋友變得熟悉是一樣的,您得先對他有所認識,觀察他喜歡吃什麼、做什麼,愛聊什麼話題等,您才會慢慢跟他成為好朋友。如果想跟他有所拉近,就會有動力去認識他,不管是不是專家。

北極海鸚Atlantic puffin小介紹
牠是海鸚屬Fratercula中的其中一個種類,另外還有角海鸚與簇絨海鸚(花魁鳥),以及絕種的道氏海鸚。而北極海鸚是唯一在北大西洋土生土長的,其他則是在北太平洋。牠們除了繁殖期會在陸上生活外,其他時間都在海上,最常在石塊、巨岩之間或泥土中築巢,這就是為什麼文章裡有克雷斯在石縫間取蛋的照片。

牠是群聚動物,春夏繁殖期是最熱鬧的時刻,牠們會變得非常積極於社交,求偶、交配、打架,所以文章中才說計畫失敗的原因在此,無鸚島讓想回原地築巢的海鸚們退縮了呀XD
 
保育之路漫漫
克雷斯在1973年經加大政府同意,開始搬蛋孵育海鸚,為海鸚製作假朋友群、動頭腦想辦法製造會動的假象、發出各式各樣的海鸚聲音,直到1981年才在島上發現一隻海鸚雛鳥,而這隻小鳥是島上海鸚消失後的100年來第一隻自然產海鸚。

這是多麼辛苦的一條路,而時間是多麼的漫長,如果加上育養期更長的物種,或是育養及環境困難度更高的狀況,保育之路就更具挑戰。更何況重建時期總是和毀壞時期一併進行;再者是重建的速度、力量及人力常常遠比不上毀壞,就像台灣的流浪犬問題、世界的環保問題等。
 
地球上的每一員都有責任
文章說1850年人們為了時尚而撲殺海鸚,1990年漁民吃蛋。海鸚全身上下都有利用之處,在冰島殺獵海鸚是合法的,海鸚也是他們的傳統美食之一。當然,海鸚不在瀕危名單中,人類利用造成海鸚變少是不是主因也不確定,但肯定的是,因海水溫升高擾亂了食物鏈,小型魚類的數量都在減少,這些魚類正是牠們的主食。

「我們不是專業人士,沒辦法處理」「大西洋的問題乾太平洋的我們屁事」「啊!沒救了啦」,其實這都是逃避心態產生的對話。保護地球上的物種或資源,有時候看似跟我們沒有關係,但總是環環相扣,或是一點點就連帶影響一大面。大西洋的問題也可能發生在太平洋,文章或資訊有時候只是個借鏡與提醒,某處發生的問題也許會發生在我們這裡,更有可能是整個世界都在發生的事。而非專業人士就有非專業人士的做法,我們不會復育,那就盡力做好環境上的維護,少丟點垃圾、多做點環保等,毀壞速度雖然很快,但一個人動、一百人動、一萬人動,總比大家都心存〈別人有做不差我〉的心態,機械運轉也是靠無數個小零件產生的啊!
 

小編曾經看過《群》這本小說,它的小標語是: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裡面描寫世界各地陸續傳出來自海洋的異常現象,造成了各種災難事件,海嘯、無眼白螃蟹、成群鯨魚攻擊等,也有間接帶出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例如石油開採過度。作者可是用了很多角度與面向想傳達給大眾,所以,您認為海洋沒有意識嗎?周遭甚至是大自然就如同書裡的描述,它一直都在發生,只是默默地、安靜地、讓人不知不覺。

參考內容:維基百科國家地理雜誌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從動物餵食意外談尊重動物

日前發生一起動物餵食意外,一名母親抱1歲11個月大的兒子餵食馬匹,小孩的手指遭咬斷。牧場方則澄清,是該名母親未依規定,將孩子抱越柵欄所導致。

 
今天不探討事情經過或對錯,而是從其他觀點來說明,讓大家自行判斷。 哈囉!安柏希 Hello Mr. Empathy一直都希望能推廣尊重動物這點,與同伴動物學習並擴展延伸至各個面向,不論是野生動物、人類,甚至生活上的觀念。如同之前黃金獵犬咬女嬰事件,不管接近任何一個物種,最優先的條件一定是「正確了解該物種」+「保持尊重」
 
當您想帶著小孩接近動物時,您有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嗎?
我深知動物的習性了嗎?
例如事發的動物:馬,馬最主要是單目視覺,雖然視野非常廣泛,視覺範圍可達190-230度,但雙目視覺(雙眼視野範圍互相重疊下所產生的視覺)只有55-65度,因此牠的正前方與正後方為視覺死角;也因為視覺重疊範圍較小,有無法有效地對焦、精準地估算物體距離。在正前方又近距離餵食時一定有其危險性。
 
小孩的年紀適合接觸動物嗎?
不管人或動物,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生活方式。在理解力發展成熟得成人身上,都可能因不受警告與控制而受傷,更何況是理解力不足與行動力未能受控的小朋友。
 
我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讓小孩認識動物,這可深具教育意義』
教育有很多種形式,您可以選擇更好、更正確的方式。例如:溼地與棲地教育、動物收容教育中心、電視的動物頻道、動物相關紀錄片、各動物協會或保育機構辦理的相關活動…等。還記得我們養過的蠶寶寶與撈過的青蛙蝌蚪嗎?這樣的教育真的合適嗎?

為什麼會說更好、更正確的方式呢?先不論《動物娛樂》或《展演動物》的相關動物權話題(之後會談),動物園或是所謂的農場,在面對多人數的群眾,有多少個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員隨時關照,或有足夠的防護措施?在附加上經濟效益或金錢,能做好完整的規劃、良善的環境、專業的知識的又剩多少?

『動物好可愛,我想親身體驗』
您好可愛,我跟我的家人可以餵您吃東西,我的朋友跟他的家人可以摸摸您,大家的小孩還能跟您拍照留作紀念唷!如果為了親身體驗大象、企鵝,必須將牠們從棲息處移往不適合牠們生長的環境,換個立場,您會願意嗎?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TAEA​曾經辦活動,讓小學生現場體驗展演動物可隨意被觸摸的心情,學生模擬被關或綁的動物,體驗被囚禁10分鐘後都受不了。
3/26 宥勝​也在他的宥勝之旅粉絲頁上PO文說明,身在尼泊爾奇旺當地的他,才深深體會為什麼不該騎乘大象。動物展演的表面,看起來歡欣鼓舞,背後有許多悲歌是大眾所不知道的。
 
當我們審視自己,也選擇尊重、同理動物,那麼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會出現最適當的表現,同時也做了最好的教育示範。
 
*演籠中動物 生命教育掀震撼
https://goo.gl/gUAzn9
*為什麼你不應該再帶孩子去看動物表演?
https://goo.gl/ogJjLe
*餵食野生動物錯了嗎?
http://pansci.asia/archives/82074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為什麼狗有尾巴?

*篇為大略翻譯

1. 天生用來幫助平衡

當狗在跑步時必須快速移動,轉彎時前半部已經轉向,後半部仍沿著原來的方向繼續前進。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後半部大幅擺動而減慢速度甚至跌倒。尾巴就有助於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將牠的尾巴作為一個秤錘,減少脫離行進方向的可能。

沿狹窄的表面行走時也會使用尾巴,透過將尾部擺動到與身體傾斜的相反方向,幫助保持平衡。很明顯,尾巴具有與特定運動相關的重要用途。然而,當簡單地站立或以正常速度行走時,尾部在平坦表面上不是特別重要。在這些時候,它可用於其他用途。

2. 信號

大多數品種的狗有明顯的長尾巴,它作為一種信號旗,能傳達關於動物的情緒狀態。尾巴高度、移動速度,甚至擺晃在身體的左側或右側的多寡,都可以傳達很多關於狗的信息,牠的感覺、心情,甚至牠的意圖。短尾狗或者是因品種的特性(例如法鬥出生時的尾巴長度約1英寸),又或者因為斷尾,這樣的狗無法有效溝通,通常與其他犬隻有溝通不良的情形。

3. 味道傳遞

尾巴還具有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每次狗擺動牠的尾巴,它就像風扇一樣在牠周圍傳播牠獨特的味道。動物之間傳達信息的氣味稱為費洛蒙,一些重要的費洛蒙來自肛門腺,這兒的氣味是獨一無二的,如同人的指紋。每次狗搖尾巴,肛門周圍的肌肉就會刺激腺體釋放。

尾巴高的狗比尾巴低的狗發出更多的氣味,藉由尾巴傳播味道,告訴別人“我在這裡”。受驚嚇的狗將尾巴夾在雙腿間,覆蓋的肛門腺體使牠的味道無法散佈,因此不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4. 尾巴擺動時機

幼犬在很小時不會搖動尾巴,我見過能有條理地擺動尾巴的幼犬,最小的是18天,繁殖者和我都認為這不是常見的案例。雖然各品種間存在一些差異,但科學數據表明,平均三十天約一半的小狗是會搖尾巴,而行為完全建立通常約四十九天。

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才開始搖尾巴?

答案來自於社交,三週大以前的小狗主要都在吃與睡。這時期除了窩在一起取暖睡覺或照護,小狗彼此沒什麼互動。但牠們是能夠擺動尾巴的,只是牠們不這麼做。六七週大是開始看到尾巴經常擺動的時期,此時幼犬們彼此互動、社交。心理學家稱多數社交互動為遊戲行為。幼犬通過玩耍學習自己的能力、如何與環境互動,最重要的是,如何與其他個體和睦共處。

牠會學到,如果咬了同伴可能會被回咬,或玩伴被惹怒而遊戲被迫終止。小狗也在此時開始學習狗的語言,牠們學習將自己、母親與手足的信號與接下來的行為連結,並學習使用信號來表示牠們的意圖且避免任何衝突。這是開始出現搖尾巴行為的時機點。


有個可能會發生衝突的地方是餵養期間。當小狗想要吮乳時,必須非常接近同伴,但幾分鐘前這隻小狗可能才剛咬、推擠或追逐同伴。為了表明這是一個和平的情境,小狗會在此時搖尾巴作為休戰旗。後來衍生為,當牠們向族群中成犬乞討食物時也會搖尾巴,牠們會靠近、舔臉,然後搖尾表示和平。因此,非常稚嫩的幼犬不搖尾巴,是因為牠們還不需要發送求和信號給其他的狗。然而,當需要彼此溝通時,牠們迅速學習適當的尾部信號。

原文出處:Psychology Today(Why Do Dogs Have Tails?
作者:Stanley Coren  史丹利柯倫博士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流浪者的流浪狗之歌 - 斯里蘭卡

謝謝網友梧桐分享 斯里蘭卡

其實在12個國家裡,斯里蘭卡得了小編一票。對於志工為這個國家下的標語小編非常有興趣了解,「斯里蘭卡」重新思考人與動物關係。相較於解決方法或法條,環境與資源...等,人與動物的關係反而是最根本、最深入核心的。


流浪者的流浪狗之歌-斯里蘭卡
記錄觀點>>
在不同國家隨意拍攝的片段,集結整理後發現,可以從記錄動物的處境觀察到人與動物之間關係,並且透過動物對人的態度,來看一個國家如何對待生命與環境。

志工發文
1. 斯里蘭卡,80%的母犬絕育比例是否足以控制族群?
2. 斯里蘭卡,TNvR大幅減低狂犬病病例數的科學證據

接著讓我們來看看網友的心得吧!
(以下為網友心得,哈囉!安柏希只負責分享)

斯里蘭卡:回歸本質的思考

大家其實多少應該都有聽過這個國家。或多或少,但是對於裡面的文化及其背景應該是不甚了解。我也是不清楚的一員,直到這個講座介紹到這個國家。

為什麼說是回歸本質的思考呢?其實應該是要問,為什麼我們要做TNR或是TNVR?大部分的人列舉的原因不乏環境、資源、衛生甚至安全等問題。但是這些都是以「」為本位去做思考。至今很少有「與動物(自然)和平相處的國家」。斯里蘭卡是其中一個。

講者裡面講述的其實都是很美好的畫面。街上的狗一招手就來,翻肚子撒嬌。他們的收容所「狗食」是可以選擇的,有白飯有牛奶。甚至這些狗被Return放置回去時,是全村子的人一起迎接狗回來,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他們的人民尊重且給予這些動物生活的空間及自由。狗或貓不屬於任何人,而是所有人都是牠們的同伴。他們也不殺狗,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過度開發。

但是在這些已開發的國家裡,到底應該要怎麼做才能這樣平等的尊重?宗教或許是其中一環,但我寧可相信那是一種發自內心及群眾的信任。做不做零安樂,做不做TNR,大前提還是都是用人的立場去處理這些事。我相信斯里蘭卡,給了我最深,也最複雜的思考和情緒。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流浪者的流浪狗之歌 - 引言

5月28與29日是相信動物到達南台灣的日子,2016全臺巡迴講座在高屏共3場演講。3名長期關心流浪動物的台灣志工,依聽眾投票形式於2小時講座內呈現各國動保現況,一場談論3-5國不等,共12個國家可以選。

【講者】郭璇、盧莞宜、陳靜芳。
小動物臨床獸醫師 × 流浪動物前線志工 × 野保所背景

土耳其」犬隻族群管理高峰會+友善動物的古老城市伊斯坦堡。
保加利亞」在首都看見成功以結紮解決共存問題的官民合作模式+在國界遇見不是在救狗就是在抽菸的慢熱獸醫。
羅馬尼亞」狗場如戰場2.0。
義大利」正式報告的測不準背景。
葡萄牙」燃燒性命的公立收容所。
英國」先進的思想不是只表現在路上沒有流浪動物。
美國」大國土的流浪動物現況難道可全境同步?
斯里蘭卡」重新思考人與動物關係。
厄瓜多」野動志工的叢林生活。
泰國」我要紮完曼谷的六萬四千隻狗!
馬來西亞」亞洲動物研討會+在地志工+多元民族的多元觀點。
台灣」必帶。



先猜猜看這張圖片的場景是?
看起來像大型公園或郊區散步的好地點,但它是羅馬尼亞的狗場。台灣的狗場是小小的空間裡頭塞滿幾十隻或上百隻狗,而這裡卻是一望無際,整座山頭的狗兒很零星、很自由的活動著。

狗場靠什麼運作?
此狗場屬於某個協會,協會僱用員工照顧場區內的狗兒,並且種植農作物販售當作經費。

3位志工走訪國家的路線

往後會分別介紹不同國家,就跟第一張圖片一樣。有時候接收到的不一定是所認知的,而各個國家雖同樣有動保議題,卻也會因國情、對待動物的態度、政府與民間...等因素有所不同。



3位志工參加了由ICAM(國際同伴動物管理聯盟舉辦的犬隻族群管理高峰會,進而認識各個不同國家的動保人。也因為Robert Smith極力幫忙,讓她們踏上了參訪之旅。Robert 聽完志工的想法就馬上把推薦的參訪名單Mial給她們,連交通跟聯絡人的資訊都附上了。Robert 可以說是這些講座的貴人吧XD

ICAM 是由數個協會所組成的國際性聯盟,共同的理念是以專業學科的方式思考流浪動物這個議題。並舉辦犬隻族群管理高峰會,集結各國的專家以各國不同經驗、狀況做討論交流。

ICAM針對如何解決流浪動物已出版了2本書,圖中的人道犬隻族群管理指南有幾個翻譯版本,中文譯本為簡體中文。


ICAM出版的第一本書

志工截取第三頁是為了給大家一些概念。例如第二點,台北地區的浪犬組成跟來源與高雄地區就會不同,採用的管理方式也會不同(台灣篇會說明)。而第三點就是俗稱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發現流浪動物就只是把它移走,卻不去思考為什麼動物會來到這,那移走流浪動物就是治療症狀,明白動物來源並著手解決才是治療病因。





Stray除了流浪還有閒晃之意,國外也以這隻狗是否自由活動無人管束為依據進行浪、家犬分類

繁殖場被歸類在棄犬與走失犬
已經成為流浪狗或浪犬生的浪犬,不管最初的來源為何,都將歸類在野犬
放養犬多數為不請自來,飼主習慣餵食後就定居在附近,所以飼主責任是個模糊地帶,通常朋友詢問飼主會承認,但如果換成動保稽查人員詢問,飼主就不太會承認狗是他的,但放養犬帶來的影響跟前兩者是差不多的。

流浪犬隻的影響
發情持續不斷繁殖
公狗鬥毆,人類害怕
吠叫
隨地便溺...等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動保相關法案


4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 - 受拘禁的動物。內文提到美國人道協會的被鍊犬隻或拴繩犬隻的常見問題   Chaining and Tethering Dog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此文最後一個段落在說明大眾如何幫助被鍊犬隻。

了解您的所在地是否設有相關法規。假如沒有,就與地方官員合作在所在地方法規中創造相關條例。當地的動物服務機構如有充足的資金,且該機構能有效執行基本法規,那增加法規可能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不是,退一步並評估現有的資源和努力有哪些是需要加強的。

除了執法措施之外,非營利組織也為寵物飼主提供寵物照護的相關訊息、資源與服務。透過積極、主動的支持也能有效地讓狗擺脫鐵鍊與繩索的限制。

下面有幾個原因說明了,美國人道協會不建議透過救狗來解決被鍊犬這件事。

第一、多數飼主因為喜歡,即便家裡已經有了還是會試著盡可能養越來越多動物。喜歡又再養,新狗仍會被拴鍊。
第二、動物收容所與救援設備也都超量了,狗只是重新移到一個多狗競爭的環境。

美國人道協會認為,為了現有的狗,大家一起合作達到改善情況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多數人其實是願意接受支持與鼓勵的。找到正向有建設性的方法,使飼主能夠自發地將狗免於拴鍊是最重要的,飼主也會把資訊傳播給其他人。這也為非營利性動福組織或資金不足的動服機構保留了寶貴的資源,使他們能夠把資源留給被虐或被忽視的嚴重案例。

台灣動物新聞網TANews今早發表了一篇文章 - 動保自治條例全台紛紛搶出爐。顯示台灣為了2017年零安樂的政策,各地紛紛公告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小編曾經參加過相關法案條例編修討論會,發現參與出席的人多半是地方性較有名氣的救援團體,或是團體內部向外擴展與認識的愛媽們,還有聽過寵物繁殖業者及寵物商等。討論會的場面非常混亂,有時候會發現有意義的討論可能就此變成雙方對立的爭辯。當然,站在第一線救援的夥伴們能最快了解目前動保所面臨的窘境。不過小編認為動物福利的意識日趨成熟,民眾參與社會議題的狀況也漸漸熱絡,全民應該更理性與全面的去了解彼此的關係與理念。藉由群眾思考,統合及建議正向有建設性的方法,讓政府、動物相關組織與團體、民眾及動物們相互依存、合作。

第一步就讓我們來關心和認識目前的動保法以及各位所在的動保自治條例吧!大眾群體裡可是個個臥虎藏龍呢!肯定會有更多專業發聲。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受拘禁的動物


昨天在臉書看到一則東森新聞的影片,一隻名為Alex的德國牧羊犬,從小就被飼主栓在後院。飼主說牠經常對人吠叫,大家都很害怕,希望動物收容所能帶走牠。剛開始的確對收容所人員有敵意及具攻擊現象,但牠在25分鐘之後卻變得不一樣了。(上面是影片原始來源)


Alex is a great, and all too common, example of what can happen when a dog lives its life chained to a fence. 
YOUTUBE影片內容說明,Alex是拴鍊犬隻裡常見且很好的例子。

由 Madeline Shannon 於去年5月寫的一篇文章『4 Reasons You Should Never Keep a Dog on a Tether or Chain』。在第一點就提到,拴鍊狗兒將使牠們變得有領域性與攻擊性,美國人道協會就指出,狗是天生的社交族群。把狗鍊在某個地方,狗將遭受巨大的心理傷害。持續不斷鍊養,一隻友善且溫順的狗也會變得神經質、憂傷、焦慮、具有攻擊性。而眾多鍊養狗的救援案例中,一旦拿掉束縛,這些攻擊傾向也隨之消失。說明了狗兒不是天生就具有攻擊性,牠們只是對當下的環境做出回應。(Alex的例子不就完全呼應了這段話嗎)

另外美國人道協會則有一篇文章在說明『被鍊犬隻或拴繩犬隻的常見問題 Chaining and Tethering Dog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其中有個問題是被鍊的犬隻對人類構成何等威脅?

狗兒在有威脅靠近時卻無法撤退,牠們會根據戰或逃的本能反應。當被綁住無法逃離,牠就只好採取戰鬥並攻擊進入領域的陌生動物或人。戰或逃 Fight or flight 在去年底Turid阿嬤系列的最後一堂恐懼犬裡有提到,交感神經負責ANS中 Fight or flight 反應,由美國懷特·坎農 Walter Cannon 教授所提出的理論。這又跟壓力有關了,請見由身體機制看壓力 ()()

以上也只談論到大家所害怕的攻擊行為而已,其他還包括:鍊子易纏結而造成生理傷害或死亡、易受其他動物昆蟲或自然災害攻擊、鍊養的動物較少得到關愛與照護...等。

在動物福利越來越受重視的現在,長期關籠或鍊養在台灣動保法不算違法,但其實這些已經算是非人道飼養的行為了。Taiwan SPCA也有一篇宣導訊息。希望之後透過宣導能提升台灣飼主對於飼養寵物的正確觀念,除了照顧生理上的需求之外,心理與行為上能更加注意,法律條文上修正更多細節。
前兩篇鍊養犬隻的文章將於動平會網站分享。